水利工程系
首页 > 教研科研 > 正文

水利工程系基于“文化铸水 以水育人 以水铸魂”的文化育人理念创立“三阶段、四融合、五平台”水文化育人模式

发布时间:2024-05-29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水利工程系利用中华优秀水文化育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水文化为引领,“儒风 海韵 水魂”的文化特色、“文化铸水 以水育人 以水铸魂”的文化育人理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水文化、经典水利文化、典型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专业文化、技能文化和职业教育文化,培养学生从事水利事业必备的历史文化素养、专业文化素养、大禹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及新时代水利精神,培育学生成为“向善”有德、“求真”有智、“可塑”有技、“时新”有志、“担当”有为的“若水青年”。通过构建与实施“专业文化体系、课程体系、实践活动体系、环境建设体系”等以水文化为特色的文化育人体系,创立了“三阶段、四融合、五平台”水文化育人模式,建立了“三协同”水文化育人机制。

“三段式”教育,分阶段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秉承水利精神素质针对校内一年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水文化教育(如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大运河文化、齐鲁水文化、中国古代名家论水等),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素质;针对校内二年级学生进行经典水利文化教育(如大禹治水、都江堰工程、红旗渠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日照水库精神等),提升学生的专业文化素质;针对校外顶岗实习三年级学生进行典型企业文化教育(如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企业文化、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企业文化、山东黄河工程集团企业文化、山东临沂水利集团企业文化等),提升学生秉承企业精神、劳模精神的素质。

“四融合”教育,水文化教育与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专业技术技能培养深度融合。深入挖掘中华水文化、中国水情、中国水利史、中国水生态文明中的优秀育人元素和素材,并且深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标准。构建基于中华优秀水文化教育的专业文化体系,将水文化作为专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水文化教育与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专业技术技能培养深度融合,渗透在校园文化建设、专业建设、教材建设、创新创业大赛、实习实训、“三教”改革等方面。

“五平台”教育,全面搭建水文化教育的校园文化平台、课堂教学平台、实践活动平台、体验感受平台、资源信息平台。开设《水文化》《中国水利史》等课程,并在《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管理》等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及社会实践活动中深度融入水文化教育教学内容,形成文化专门课、文化浸入课、文化活动课“三位一体”水文化育人课程体系。运用信息化技术、人工智能等手段,基于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理念,建设开放共享的水文化育人优质资源库。依托校内的“日照水文化研究基地”“山东水文化研究教育基地”“山东省水情教育基地”和“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水文化体验馆”,以及校外的“东平县戴村坝”“沂蒙水利建设展览馆(沂蒙水文化博物馆)”“山东济南泺口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大运河南旺枢纽工程”“山东省水文水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山东大沽河博物馆”“日照水库精神记忆馆”和“日照水库节水教育实践基地”等水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及平台,学生社团活动力行、社会实践践行、日常习养躬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为习。

三协同”机制,推进文化育人落地落实落细建立健全校内外协同的文化育人推进机制、专兼职协同的素养导师机制、教与管协同的素养评价机制,设机构、队伍、经费、制度等保障,实行素养测评、学分及证书制。

水利工程系通过基于“文化铸水 以水育人 以水铸魂”理念的“三阶段、四融合、五平台”水文化特色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充分发挥了中华优秀水文化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以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水文化熏陶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进一步亲近水、学习水、感悟水,养成爱水、护水、惜水、节水等良好行为习惯。学生受到特定的水文化意识的熏陶和影响,就会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与优秀水文化一致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育成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水利精神的水利人。健康、文明、高雅、丰富的优秀水文化,为学生个性和谐自由发展提供了新鲜养分,水文化特色育人模式全面形成。